我校与香港大学成功举办第三期“全球科技菁英”暑期交流项目-欧洲杯投注官方网站

欧洲杯投注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欧洲杯投注官方网站首页  交流成果

我校与香港大学成功举办第三期“全球科技菁英”暑期交流项目

作者:  信息来源: 本科生交流网  发布日期: 2022-08-23   浏览次数 1023

科学素养,是对科学知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技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影响的基本了解;技术素养,是使用、管理、理解、评估技术的能力。对高校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而言,科技素养是需要具备的重要素养。为拓展本科生的全球视野,培养科技素养、学术思维与创新精神,经我校与合作院校香港大学精心设计,在20192021年成功举办“全球科技菁英”交流项目的基础上,于今年暑期举办第三期项目,充分依托校际合作,借助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校理工科专业优秀本科生搭建了高层次的交流学习平台。

725日上午,项目举行了开学仪式,由香港大学内地事务处的katy yu老师主持,她代表港大欢迎我校学生,介绍了项目安排、港大校情、学业评价等内容。港大经管学院y.f. luk教授在致辞中鼓励我校学生,希望同学们收获新知,通过项目加深对港大的了解。我校教务处副处长彭超教授在致辞中感谢港大对项目运行所作的安排,港大作为世界著名高校,在科研与育人上成就卓越,多年以来大力支持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此次项目是卓越学术与卓越育人的融合,希望我校本科生珍惜优质的学习机会,积极投入,挖掘潜力,挑战自我。香港大学内地事务处、上海办事处,我校教务处、港澳台办公室的相关老师及全体学员参加。

开学仪式

港大y.f. luk教授致辞

我校教务处副处长彭超教授致辞

项目设置了学术讲座、专题讨论、分享互动、校园活动等多个环节,725-812日,来自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心理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17个专业的50名优秀本科生参与。


part 1  拓展视野的全英语教学

项目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科学革命、当代社会的批判性思维、演绎推理、如何开展实地研究、科技与社会中的定量素养、流行病时期的大数据等15个主题开展全英语教学。

借助云课堂,通过讲授、互动交流、小组研讨等丰富的教学方式,港大教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的交互式学习体验。dr. h.h. cheung及其团队在港大的3d打印实验室进行了现场演示,使同学们观摩、了解了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科学革命:对世界和社会的持续影响》课设计了一系列互动,使同学们主动思考,在交流中加深了对科学发展的理解;《专业英语演讲技巧》课设置了微演讲即时指导环节,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切实掌握英语演讲的技巧与方法。

课程为同学们拓展了接触学术前沿的机会。《能源未来与可持续性》使同学们了解到当前能源问题的最新进展;作为通讯领域的专家,黄凯斌教授分享了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介绍了5g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6g时代。此外,多位老师也通过最新案例分析,提升了同学们对科学方法和思维的认知,如假设演绎、逻辑推理、批判性思考、科学哲学等,对同学们今后的科研颇具启发。

硬核的科学知识、生动的课堂教学,让同学们领略了前沿科技的魅力,拓展了学术视野,增强了理性思考的能力,看到了更广阔的知识园地。

课堂教学

参观港大3d打印实验室


part 2  热烈的师生互动与朋辈交流

课程大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留下问题,在同学们思考和发表观点后实时点评和拓展,引导同学深入思考怎样才能更加合理地将所学理论投入应用。

小组讨论贯穿全程。在项目启动前,由我校和港大将不同年级专业的同学穿插分组,形成了固定的学习小组,每周安排小组讨论,回顾、反思学习,共同研讨作业、测验中遇到的问题和结业展示。课堂上还会随机分组,在教师的讲授后,讨论时常来得很突然,不乏对同学的考验和锻炼,“开盲盒”组成的不同小组,每次组员都来自不同专业,多样的观点和思维方式碰撞出不一样的灵感和火花,如《定量素养》课上的案例讨论、《跨越学术边界》课上的跨学科学习经历讨论。三周的训练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团队精神。

小组讨论&师生互动

大师引领是最受同学喜爱的活动。此次邀请到港大电气与电子工程系黄凯斌教授、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研究员dr. h.h. cheung两位老师作分享。两位回顾了学术科研生涯,分享了如何开展有效学习、挖掘学术研究志趣,并对我校同学感兴趣的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研究、研究生所需要的素养与能力、如何克服学术科研道路上遇到的困难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希望同学们满怀学术热情,在感兴趣的领域深耕细作。

教师分享

在港大组织的两场本科生、研究生分享会上, 5名优秀的港大学子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示,分享了各自学术科研、校园生活、英语训练、发展规划等方方面面,我校学生积极提问,双方就沪港两地高校在教学、科创、社团活动等方面的异同深入交流,加深了同学对港大的了解。

港大学生分享


part 3  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

作为项目的一大特色,本期安排了破冰活动、虚拟校园参观、优秀校友分享、研究生院项目推介等精彩活动。

首日的破冰活动,港大安排了有趣的游戏让同学们描述各自的兴趣特长,消除了距离感,使之后的合作变得更加轻松。在虚拟校园参观环节,同学们通过线上实景看到了美丽的港大校园,港大学子细心的讲解和分享的趣味文化与浓厚历史让大家对这所学校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优秀校友分享和研究生院项目推介是今年的新增环节。两位优秀的港大校友——生物技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dr.chan、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机械工程师pendkar,分享了他们从事的研究和工作以及在港大的所学所得。香港大学作为一所国际化程度高的世界名校,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拔尖学子,正是这样的包容性和新鲜的创造力让许多校友都做了同样的选择——留在香港继续从事他们热衷的事业。

研究生院项目推介会上,港大研究生院副院长金冬雁教授介绍了港大的研究生项目设置、学科分类、申请要求、奖助学金制度等信息,回答了同学们关于申研的诸多问题,他欢迎学员在本科高年级时申请港大的科研课题实习项目。此次推介增加了同学们对境外深造的了解,拓展了学术生涯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金冬雁教授介绍港大研究生项目


part 4  精彩纷呈的结业展示

结业展示为自选题小组合作,经过三周的学习、合作,各组愈发积极,同学们建言献策,共同选题,搜索文献,开展调研、数据分析,训练全英语演讲。在群策群力下,六组分别从人类如何处理和缓解碳排放、聚焦科学真实理念下正确科研方法的使用、后疫情时代跨学科发展与应用、人工智能的关联应用与道德反思、数字时代我国算力分布新格局及其对能源问题的启示、多学科思考指引下的智慧城市架构案例分析的主题呈现了精彩的主题展示,丰富的实例引用、较为清晰的逻辑结构、切实落地的思考,给项目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组展示结束后,黄凯斌教授就研究选题、演讲设计、研究内容方面进行点评,各小组都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与研究任务。

结业展示

结业仪式上,黄凯斌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本次交流,祝贺同学们顺利完成了此次项目,并为我校学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给出建议、送上祝福。随后,我校21级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葛书妤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对我校和港大提供的优质学习平台表达了感谢,并就学习收获作了总结。项目在感恩与祝福声中圆满结束。

黄凯斌教授致辞

我校学生代表葛书妤同学发言

集体合影


为期三周的交流,使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港大的学术氛围与校园文化,进一步拓展科学思维,拓宽全球视野,提升学术英语应用能力,在聚焦学科纵深性的同时,也关注了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对学习生活和学术生涯规划有了更深的思考、更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为未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卓越科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未来,我校将与更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本科教育合作,丰富交流合作形式,为本科生营造国际化学术环境与科研氛围,助力他们尽早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在学科前沿研究和国际化氛围中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能力。


图文:教务处 项目组成员


附:部分学生学习体会

很荣幸参加这次交流项目,我聆听了一场场精彩的讲座,结识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与港大的同学、教授进行了交流。对ai、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有了进一步了解,丰富了在数学专业课程之外的知识,感受到了生物、地理、工程等不同的学科的魅力,英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非常感谢华师大和港大为我们提供这次机会!”

——2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白雪莱

我有机会学到很多前沿的知识,不再局限于专业内。对科研更感兴趣了,开始觉得科研和做实验更多的是探索的乐趣。几场经验分享让我受到了激励,港大师生告诉我们将来的深造一定要去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勇敢地去试,即使发现不合适,也可以重新开始。这也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21级物理学专业 卢佳颖

       “科学不仅是知识的集合,还是一种集逻辑、理性、发散、创新为一体的思考方式。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我学到了很多。在导师的引领下,我们对各个行业的前景进行探讨,对学科结合的可能性创新思考,将思维打磨锐利,为理性添加燃料。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交流项目,感谢港大和华师大给予我的机会,以及我在其中学到的一切。”

——21级心理学专业 王钰柯

 “此次项目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贯穿了整个项目。之前我一直以为不同学科之间壁垒非常大,但现在我知道了不同学科交叉之后会带来非常有用的创新应用。”

——20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段嘉霖

       “不同学科间的知识碰撞,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有机会打破自身学科的围墙,走出去看到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园地。在教授们的带领下,我们不仅领略了前沿科技的魅力,还了解了有关逻辑、辩证思考、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看到了自身技术上可以顺时代之势而奔赴的方向,也提高了科学素养,增强了作为工科学生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与责任感。”

——21级软件工程专业 胡馨仪

       “我了解了许多关于科技方面的内容,从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到新技术、跨学科,所有教授都以自己的方式让我看到这些学科、研究方向的乐趣、意义和价值。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成果,更要为了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和教授、同学的讨论,我不仅深切体会了港大的教育模式,也有了思维的碰撞,收获良多。”

——20级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专业 马培然


欧洲杯投注官方网站-欧洲杯买球平台 | 欧洲杯投注官方网站-欧洲杯买球平台 | 欧洲杯投注官方网站-欧洲杯买球平台 | 欧洲杯投注官方网站-欧洲杯买球平台 ©2010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所有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跨国(境)、跨校交流网
网站地图